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,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协同发展,智能制造工程教研室于11月6日组织全体教师开展《机械制图》课程集体听课与教学研讨活动,聚焦“圆柱与圆柱相交的相贯线”教学内容,通过课堂观摩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形式,助推教学质量提升。
课堂观摩:创新方法促实效
主讲教师杨小英以“两个圆柱相交的相贯线”的学习,基于两圆柱直径的关系,探讨研究其三种不同的相贯线形式。课堂采用多元化互动模式,引导学生通过实物模型、图形化工具和三维软件模型掌握相贯线的求解,并利用机械制图配套练习册巩固学习,巧妙融入学生自主探究及互动环节,有效激发学习兴趣,展现了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教学理念。
集中研讨:凝聚共识谋发展
课后研讨时,教研室全体教师展开深度交流。杨小英老师围绕课程设计、教学方法与育人目标分享经验,她将实物模型、图形化工具和三维软件模型融入教学,创新实践获大家高度肯定。
随后,教师们积极建言,在教学策略优化、实践能力培养路径拓展、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。大家一致认为,要学习杨老师理论、实体与模型结合的教学方法,紧跟行业技术动态,把科研项目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,构建“学用贯通”的教学体系,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,提升综合素养。
